

专题讨论 3.3: 藉投资求变:新式影响力资本是必须还是不须?
- 12:00 - 13:00
- 2024年9月10日
- 自由空间
演讲嘉宾于本环节重点讨论创效投资的多元角色,并就其必要性与潜力提供了真知灼见。主持人Robert Rosen首先分享了驱使他投入创效投资的动力,以及他在推动以鼓励有效捐赠的生态系统之承担,演讲嘉宾继而对创效投资的动机和定义进行讨论。
En Lee回顾了自己从投资银行转至创效投资的历程,分享这转变源于希望将个人成就与价值观互相扣连。他强调,慈善资本和投资资本各具独特优势:慈善资金在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上至关重要,而投资资本在扩大解决方案和带来长远影响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。他强调了解不同类型投资者背后动机的重要性。
Dato’ Shahira Ahmed Bazari分享了她从私营机构「意外」转型至公益慈善事业的经历,并谈及这转变对她视野的深远影响。她强调利润与社会意义可以共存,并以马来西亚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混合价值模式为例,公私营和慈善界别携手合作,有效地将资源分配予社区,说明混合型金融有潜力将各类资本结合起来,更迅速实现更大的影响力。
Mehvesh Mumtaz Ahmed分享了她对推动系统层面变革,以及致力让整个系统更好地惠泽社群的热情。她强调,公益慈善事业和私人资本应被视为互补的力量:公益慈善事业在支持「影响力驱动型」初创企业之创新,以及为其提供早期与「耐心资本」的方面,发挥着催化作用。一旦项目上了轨道,私人资本可助其进一步拓展,以推动更大的社会效益。
演讲嘉宾又探讨了创效投资领域的广泛挑战和机遇。 Bazari强调,亚洲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金融资本上,更体现在以社区为本和适切当地的解决策略上。她指出,在推动转型的过程中,需要勇敢而有承担的领导。而Lee则提倡加强不同部门合作,以确保整个价值链不同方案的可持续性。
总括而言,演讲嘉宾表达了希望及「集体潜能」对推动影响力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