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讨论 2.2: 以传播推动演变:探索公益慈善事业、媒体及传讯行业在社会效益的角色及交汇

  • 14:15 - 15:15
  • 2024年9月9日
  • M+

来自广播、编辑和倡议界别的演讲嘉宾,在本环节与主持人徐咏璇分享他们就连系公益慈善事业、媒体及传讯行业,以造福社会的经验和见解。

Jenifer Morgan 指《史丹福社会创新评论》的新闻报道方针并非仅仅揭露问题,反而更着重提出解决方案,从研究和实务知识中寻求与建立最好的方法,并且发布出来。她分享了《Stop Raising Awareness Already》这个成功个案,指文章带来能影响现实世界的重大改变,包括促成与联合国及其他主要机构的合作等。

Shafi Musaddique 则提到Alliance杂志鼓励多元化的思想、辩论、人物和观点,致力促进公益慈善界别的透明度和问责制。其中一项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倡议是引入「共享基金」 ,为非英语撰稿人提供津贴及翻译服务,令公益慈善媒体去殖民化,摆脱以西方角度叙事为主的惯例。 Musaddique又强调「慢新闻」的重要,指其有助深入探索复杂的问题,促进大众能更细腻地了解公益慈善事业。

陈志云分享香港商业电台与本地慈善机构的合作,尤其是支援边缘化群体的项目。他谈到媒体在吸引公众参与和实现有意义的社会效益所面对的挑战,并批评网上激进主义流于表面的本质,无法改变现实世界。他建议慈善机构应该订立明确及可行的目标,并考虑融入商业策略的元素,借以提升果效及公众参与度。

演讲嘉宾亦讨论了慈善机构与大众媒体交叉传递讯息所面对的挑战。 Morgan 指出,现今媒体生态中,要保持诚信、开放心态和客观非常困难,这导致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瓦解;Musaddique 也深表认同,补充道媒体可能是表面上追求中立和客观,导致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真相。

在总结时,演讲嘉宾一致认同媒体在扩大社会声音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。他们均同意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的新闻报道、持续的参与以及批判性反思,对推动具意义的效益至关重要。尽管面对挑战如公众不信任,以及难以在参与的程度和深度之间取得平衡等,讨论中也重申了媒体在塑造公众看法,及推动正面社会变革中担当的重要角色。